|
肿瘤微环境你了解多少呢?时间:2024-07-09 肿瘤微环境是肿瘤细胞生存的丰富环境,主要由多种不同的细胞外基质和基质细胞组成。肿瘤微环境的组成部分与肿瘤细胞相互作用,促进肿瘤的进展和转移。下面由莱德伯特(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为您介绍肿瘤微环境。 肿瘤微环境也称为肿瘤基质。细胞成分包括恶性细胞和基质细胞组成,后者包括成纤维细胞。免疫细胞,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非细胞成分包括细胞外基质和分泌到细胞外的分子。肿瘤微环境由癌细胞和多种基质细胞、细胞因子、趋化因子等组成。 一、肿瘤微环境特点 1、低氧气 2、间质高压 3、炎症反应性 4、PH减低:生理条件下,正常组织细胞外pH值在7.2~7.4之间,恶性肿瘤组织的胞外pH值在6.5~6.9之间,说明酸化在肿瘤细胞外微环境中普遍存在。 5肿瘤血管高渗效应:肿瘤生长到1立方毫米时,会分泌大量VEGF,诱导肿瘤血管形成。这些血管具有特殊的螺旋状和不规则性,与人体正常血管不同,如内皮细胞不完整或缺失、基底膜中断或缺失、血管分布不均匀、毛细血管间距增大、动静脉短路、间质内流体增多、血管黏度增加等。 二、研究主要集中方向 1、肿瘤细胞与肿瘤基质之间的信息交流:从宏观上看,是个体与社会、器官和生物体之间的信息交流。在微观层面,细胞也与环境进行交流。同样,肿瘤细胞(体内异物)与周围细胞(肿瘤微环境)之间也存在密切的信号相互作用。 2、成纤维细胞在组织基质中起着重要作用,产生不同类型的胶原和纤维结合蛋白,形成组织基底膜。通过分泌金属蛋白酶等蛋白酶,参与细胞外基质的重塑,维持组织的整体结构,也可分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在创伤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中,除表现与成纤维细胞正常功能相同外,最重要的特点是丧失可以返回到活化状态的前能力或抗凋亡能力,继续分泌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如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促进细胞增殖、浸润。 3、免疫细胞:肿瘤相关吞噬细胞和T细胞(渗透到肿瘤中并具有免疫耐受性的调节性T细胞) 4、LAK细胞:LAK细胞是一种非特异性的效应细胞,它能杀死肿瘤细胞,广泛应用于过继免疫治疗。 5、干细胞:肿瘤干细胞的来源(肿瘤突变的定居在正常组织的干细胞、肿瘤突变的无法进入后续有丝分裂的正常体细胞、从血液循环或邻近组织招募)、间充质干细胞。 6、血管内皮细胞:细胞间存在间隙,即肿瘤血管与正常血管之间的差异,包括形态异常和出现小孔。此外,肿瘤血管内皮细胞的运动能力增强,形成高渗透血管。 当今临床研究重点是肿瘤遗传学,预测肿瘤靶分子标记物和肿瘤细胞的鉴定,重点研究肿瘤细胞对肿瘤的治疗如抑制肿瘤细胞粘附和迁移的内在能力,容易忽视肿瘤学有其微观环境,但是环境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因此,从肿瘤微环境的角度来看,是肿瘤治疗的重要策略。 * 以上部分内容网上收集,仅供参考。如果本站文章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尽快处理! 上一篇肿瘤微环境的研究下一篇单克隆抗体的研究进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