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抗体的发现及其它的特性时间:2024-07-09 免疫学的早期发展中,人们给动物注射细菌或其他毒素。一段时间后,体外实验证明,他们的血清中有一种成分可以特异性中和外毒素的毒性,这种成分被称为抗毒素,或者一种可以特异性凝集细菌的成分,被称为凝集素。那么,血清中这种特异性反应成分称为抗体,而能刺激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称为抗原。建立了抗原和抗体的概念。 1890年德国学者behuing和日本学者Beili将白喉外毒素成分称为抗毒素,这是在血清中发现的第一个抗体。这种含有抗体的血清称为免疫血清。 一、抗体的理化性质 1、 抗体球蛋白。早在20世纪40年代初,Tiselius和Kabat就证实抗体活性与血清γ球蛋白组分有关。用肺炎球菌多糖免疫家兔,获得高效价免疫血清。然后加入相应的抗原吸收去除抗体,分析去除抗体后的血清电泳图谱。发现γ球蛋白(组分)明显降低,证明γ球蛋白中存在抗体活性。 然后,通过电冰的方法分析,超速离心法分析和分子量测定不同免疫血清,发现大部分存在于球蛋白抗体活动,但活动的一小部分抗体可以存在于球蛋白β的离心常数分别为7和9年代,分子量分别为160000和10000。因此,它们分别被命名为7Sγ球蛋白分子(160000)19S、β2巨球蛋白分子(β2M, 90万)和β2A球蛋白分子。因此,早期对抗体性质的研究表明,抗体不是由均匀的球蛋白组成,而是由异源的球蛋白组成。 2、为了准确描述抗体蛋白的性质,具有抗体活性的免疫球蛋白在20世纪60年代初被提出作为免疫球蛋白分子。γ球蛋白称为IgG, β2m称为IgM, β2A称为IgA。后来发现了两种Ig分子,分别称为IgE和IgD。因此,在血清中发现了五种不同结构和功能的免疫球蛋白分子。 二、抗体的生物活性 1、 抗体与抗原之间的特异性结合刺激抗体产生的物质称为抗原,抗体分子与相应抗原之间的结合称为特异性结合。例如,白喉抗毒素只能中和白喉芽孢杆菌外青素,不能中和破伤风外毒素,反之亦然。 2、抗体与补体结合在一定的条件下,抗体分子可以与血清中的补体分子结合并激活它们,产生各种生物学效应,这被称为抗体的补体结合现象,它揭示了抗体分子与补体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3、抗体的第三个功能是增强吞酸细胞的吞噬能力。在体外实验中,如将免疫血清加入到中性粒细胞的悬浮波中,可以增强相应细胞的吞噬能力,这被称为抗体条件作用。这揭示了抗体分子和免疫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为了解释这些抗体分子的生物学功能,我们必须进一步了解抗体分子的结构和功能之间的关系。 抗体是由抗原激活的B细胞浆细胞合成分泌的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常规需要2-3个月的克隆筛选,莱德伯特(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Beacon这款设备仅需5天,且保证了细胞株的高产量,轻松实现99.5%的单克隆性,从根本上降低了成本,且具有全程的图像记录和完善的报告,可以为后续的应用提供有力的证据。并且具有自动化操作,异体化的设计可以大大减少传统设备转换手动操作和系统误差,准确性和性价比极高。 * 以上部分内容网上收集,仅供参考。如果本站文章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尽快处理! |